三焦论 (陈草林撰)

诸论

古人论说脏腑,是根据长期的医疗实践,以及直观上的解剖而名定其说。因限于肉眼观察,没有先进检查手段,不可能像现代医学一样将人体组织的各个部位解剖分析得这样详尽,所以有时将几个脏腑当作一个脏腑,或者将一个脏腑当作多个脏腑,例如“脾”就包括了胰腺,“心”包括了心脏、大脑和神经系统,“三焦”就更不用说了,从古至今都争论不休,至今尚无定论和定位。似乎它涉及到人体的各个部位和组织,但具体包括了人体哪些部位和组织?总不能说人体的所有部位和组织都属于三焦吧?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做一番探讨。

参考古中医书籍对三焦的论说,以及今人对三焦的认识,结合自己在这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本人在此不知浅陋的谈点认识及见解。正如婴儿初学走路,不懂之处甚多,有些认识甚至可能是荒谬的,在此敬请导师和同道中人批评指正。

一、三焦是有形之物,但又有无形之地

三焦在有形无形的的问题上,历代都争辩得十分激烈,因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几十年,在实践中对此有些感悟,在此略谈一二。

1、有形三焦所在部位

内经《灵柩·营卫生会篇》曰:“上焦出胃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应中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干膀胱而渗入焉”。从这一段经文中可以看出,古人已将三焦分明的划分为三个区域。

《伤寒论浅注补正》(下称《补正》)论述上焦的解剖部位时说:“从膈而循腔系,上肺系,连心系,生心络皆此膈之膈上入而生之物也”。这是上焦的实际之物,它不包括心肺而是网络心肺的实际之物,有网络心肺的作用,并能发挥心肺的生理功能。

1981年《上海中医药杂志》3期《探讨三焦中》一文,用X线检查的手段得出结论说:“上焦有①植物神经②淋巴,体液及微循环③甲状腺及胸腺。”愚以为这可能仅仅是上焦中不可缺失的一些物质,上焦不仅包括这些物质,还应该包括胸膈膜、心系、肺系、心包络、以及其它油膜系膜,具有网络心肺的生理功能。

从胸膈膜以下、回肠以上,也就是从肺部剑突以至脐以上为中焦管辖区域,如《补正》所说 “从脐上至前之鸠尾环肋骨为中焦,其膜根于肾系而出如网,与小肠胃脘相联接有细窍通于肠胃”。《探讨三焦中》说:“中焦有①植物神经②淋巴,体液及微循环③胰腺。”总的说来,除了胃、肝、脾、胰腺、小肠外,其中胸膈、胃系肝膈膜、肝系、脾膈膜,脾系、胰腺隔膜及胰腺系、胃大网膜、小肠大肠系膜、及背脊大板油膈膜等。

从回肠至膀胱下面为下焦,也就是从脐部至阴毛以上为下焦。《补正》曰:“盖三焦之根起于肾中,肾系贯脊通髓名为命门,故曰,三焦根于命门。从命门而发出,膜油是生膜油,是生胁下两块大板油,又生脐上之网油,通于膀胱,是从此中有细窍相通膀胱之后,大肠之前,其膜一大块,至女子络血室 ,男子络精室,又名气海、命门。”《探讨三焦中》认为下焦有①植物神经②淋巴③体液及微循环,肾上腺,性腺。

具体的说三焦的部位:从剑突以上到咽喉部位这一阶段为上焦;以剑突至脐部为中焦;从脐部至阴部为下焦。

1974年第5期《新中医》中《我们对三焦初步认识》的一文根据《中藏经》认为三焦“是现代医学所指出的淋巴系统,与胸膜部有大量的淋巴管分布相似”,王海认为是“乳糜池”“水道”,又认为“胸导管、毛细淋巴管和组织间隙”的这些组织是三焦。这些组织是居住在人体的大组织之中,如大网膜和板油系膜之中,可以说它是人体三焦组成的部分。但功能各有分别。

2014年21期1881页《中医杂志》蔡攀等人在《三焦或为内脏神经系统》一文讲到:胸腔中包括心丛、肺丛胸段交感干在一起的神经丛状结构。心丛由两侧交感的颈上、中、下神经节和1-4或5胸神经的支气管和交感于2-5胸神经节分支组成,与心丛互相连续,随支气管和肺血管的分支入肺,支配肺的呼吸功能。因此,胸腔神经丛可能是上焦的实体。这些神经、神经纤维、神经结和神经丛的分布,如走向心脏辨肺丛行呼吸、行血脉、促进心脏不断搏动,而心主血脉主神明和君主之官的作用。反之则为病理反应。这是神经上焦的一种复布。

腹腔丛是人体是最大的内脏神经丛,位于腹腔干和胸系膜动脉根部周围。此丛由两侧的胸交感干的内脏大、小神经,腰上部交感神经节的分支及右迷走神经腹腔支所组成。腹腔丛可分为许多副丛,如肝丛、胃丛、脾丛和肾丛等。各副丛分别沿着同名血分支到达各脏器,支配各脏腑活动。因此腹腔丛可能是中焦实体。按照这些神经丛的所达之处,如到肝脏则主疏泄,到胃主纳,到脾则主运化,到肾则蒸化生育。按中医的理论,只能说神经中焦。

腹腔中的腹腔丛包裹腹主动脉下行,接受交感干的节后纤维,组成腹主动脉丛,腹主动脉丛向下到直肠两侧,接受骶交感干的节后纤维和第2-4骶神经的副交感干节后纤维,共同组成位于膀胱后外侧的骨盆丛,骨盆丛极有可能被古代医家视为下焦。要说是古人就此认为的下焦,说来只能是神经下焦。它有主持下焦的生理功能。

从上可知,这此神经三焦,必须依附内脏组织。通过网膜系膜走向,顺着达到内脏。因它在胸腔、腹腔、下腹内除脏器之外分量最大,所以通过它才能实现支配内脏的功能活动和感知,包括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脏器功能活动的支配,甚至对毛孔的开放、竖毛肌运动和皮肤的营养支配。不但如此,它还有载体的作用,没有它的营养供给,某些组织器官会发生萎缩,如内脏下垂,轻则病,重则亡。腹腔内网膜和内脏系膜遍布各个角落,它连络各个脏器的同时,也能联络各类神经的走向,共同促使脏腑的功能活动。

现在的医学的解剖知识丰富了祖国医学,学者们发现三焦不只是网膜、油膜、板油、系膜、内脏空隙,还有其它的各种物质的总和体,例如神经系统就是一例。蔡攀说“内脏神经系统中枢部门的脑部分,包括部分的额叶、边缘叶、下丘脑和脑干网结构等,是内脏神经系统的最高中枢。下丘脑本为具有控制人体摄食活动功能,同时又与垂体和多个腺体形成相应的分泌轴,控制腺体本身活动并通过腺体的内分泌功能控制内脏活动。脑干网状结构中存在呼吸中枢,循环中枢,作为内脏神经系统的低级中枢,脑干网状结构一方面接受皮层和下丘脑的支配,一方可以直接接受皮层和下丘脑的支配,一方面可以直接支配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这些结构支配了人体所有的内脏、血管和腺体,真正具有主五脏六腑的功能。”

从上可知人体的神经系统从大脑发出,内走五脏六腑,外行四肢百骸及其各个组织,它对人体至关重要。没有它五脏六腑、身体四肢就不发挥其自力的生理功能,人体的一切都都处在瘫痪状态。它比肠油、网油、板油、内脏空隙,以及内脏系膜和外在的腠理更为重要。

古人对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以及经络的研究是非常到位的,但对大脑和神经系统的研究还处在盲区。这是为什么呢?愚以为是因为古人的医学研究还处在经验主义阶段,而且,古人认为头颅在人身上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不可以随意研究。相传三国时曹操犯了头风病,要请华佗前往,华佗要求开颅治病,而当时的人认为开颅就意味着死亡,因此多疑的曹操把华佗杀了。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古代医者一直不敢去认真研究头脑的原因,直到明末清初医圣李时珍才认识到大脑是无神之腑。从清代开始西方医学理论传入中国医学界,人们这才认识到大脑和神经在人体中的的部位的重要性。所以蔡攀等人认为人体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也属于五脏六腑之外的“三焦”。但是大脑否真的属于“三焦”,仍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综上所述:

上焦的组成部分应该是:胸膈膜、肺系、胸膜、心系、心包络,以及散布在上焦各组织器官中神经系统,以及其中的组织间隙。

中焦的组成部分应该是:由肾系膜、脾网膜、胰腺网膜、胃网大膜、肝网膜及肝系膜和肝膈、腹网膜及腹网油,以及其中的组织间隙、水道和散布在中焦各脏腑之中和组织之间的各种神经系统。

下焦的组成部分应该是肾系及油膜(肾之外膜油)、板油、肠油、膀胱系膜以及网油,和散布在下焦各脏器及各组织中的各种神经系统。

对于胸导管、淋导管、乳糜池、水道、甲状腺、性腺、毛细淋巴管这些小组织,也都处在大面积三焦之中。这些小组织物质处在这些大组织当中,在依靠这些大组织生存的同时,也给大组织供应加工好的营养,让大组织三焦发挥其自身的功能。

这些小组织物质,古人是无法知晓的,因为,他们对人体是用肉眼去直观观察的,不可能见到这些小组织,就算见到他们不会重视的。古人必定是古人,用现代的微观的科学技术产物来解答和发展古人的认识,才是合理的。

《类经》曰:三焦“确有一腑,盖即脏腑之外,驱体之内,包罗脏”。这就道出了三焦在人体所在的位置,应该是腹腔内的大网膜,包括肠油、膜油、系膜、各脏腑内的系膜和外在肌理和肥肉,脊背内的大板油,以及蔡攀的说的神经、神经节、神经纤维、神经丛,从大脑发出去走脊里横向肢体,内往脏腑与膜油一样无处不到,无处不有,及实在解剖的位置上,它是在驱体之内,脏腑之外,紧包裹着脏腑,介于驱壳和脏腑之中。外在、肥肉与肌肉之间的夹缝之中名为腠理。是“由内向外走向”。它上联连心肺,下通肝肾……。因此,从客观上与其它的脏腑相比较,也确实唯独此腑最大。更佐证了《类经》所说:一腔之大腑也,完全相符。

2、无形三焦所在的位置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有实处必有虚空。正如《难经》上所曰:三焦“有无实”,是言其机体内空旷之雾。为什么难经称它为三焦呢?因板油紧贴付在脊背之内,中间是肠油、大网膜油、膜油、胃肠系膜等,除了上焦心肺,下焦肾肝有相关联系很少,基本上没有与脊背相联系,更没有与脊背板油相联络,仅仅上焦肺管心及心系食管到胃肠油膜与下焦油膜及肾外部油膜密切联系,其余未见有这种现象,在这一大间隙的空间中,不言而喻就没有实际的实物,其余心肝脾肺肾紧密的与各种油膜及各系膜和各种神经系统的神络节和神经丛相联系外两侧空旷,上头挂在上焦的气管食管,下挂在肾脏外围组织的下焦,象一个乾坤图悬挂在胸腔和腹腔之中,没有实物,如果给它取个名呢,又没有实际的物质。不给它取个名呢,它又在人体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又处在有形的三焦中间。无怪乎《难经》依据它当作三焦了。后来《医学正传》上也谈到此地是“腔系之内,上下盲膜之间”那么就不用怀疑是无形的三焦了。

上述有形三焦和无形三焦所在部位是通过后人的认识即今人的看法,通过自己在实践中有所了解,是否确切,仍需不断的探索过程。

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也许该是我们彻底揭开三焦实质的时候了,如果有朝一日我们揭开了三焦的谜底,那么人类的某些疾病就会因此得到治疗,甚至找到彻底治愈的疗法。

3、无形三焦和有形三焦与人体其它组织的之间关系

人体有无形三焦和有形三焦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它们又不是孤立的,它们存在人体组织之中,必定互相起着联系,促进人体各组织的生理功能,同时,借助人体各组织功能活动,促使对有形三焦和无形三焦的功能进一步发挥其它的长处等。

a、表里关系:

脏腑的表里关系,有的是以功能互用,有的是经络相通,有的是则以同类相求。手少阳三焦与手厥阴心包络相表里,二者既是经络相通,又是同类相应之类。《补正》曰:以隔而循腔系,上肺系,连心系,生包络……。皆是膜之体而相连也。“故手少阳三焦支手厥阴心包络相表里,皆是经络相连,又是同类之物。”

b、《内经》上谈到三焦:“主腠理”。《补正》述之更为详尽,“腠者皮肉相凑接也,理者有纹理也,乃人周身膜肉,有缝隙窍道也。”“肉外肥肉内夹缝中有纹理名腠理。”“是由之三焦透出于外”。是与三焦同物而异名,其分别之处,一居之于体内,一行之驱体之外,并相互联属,其功能各异,故三焦外合腠理。

c、与下焦包络关系:

李东恒在《脾胃论》中提到“下焦包络”。下焦包络在人体内是何种物质?居在何处?根据《补正》所说的下焦推断,认可肾脏其中包括命门的周围组织的膜油为“下焦包络”。是下焦不可缺失重要组成部份。它与心包一样紧紧包裹着心脏一样来裹紧着肾脏和命门。它具有保护肾脏、命门和守护肾脏、命门正常的生殖、蒸化、吸收和排泄的生理功能,与上焦心包络相互对应,除了经络相互贯通之外,更重要的是以三焦为桥梁作用,才能产生“心肾相交”“水火相济”的相互生理功能不可缺失。

从以上三个方面与三焦关系作为保证,就可以进一步证实三焦部位之所在。

另外,从以上的论述意识到,我们总不能把脏腑部位和三焦的部位混为一谈,也不能将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与三焦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相提并论,但三焦是脏腑的附属组织,没脏腑,三焦就不复存在,所以二者存必存,亡则亦亡的关系。

对此,医务界特别从事中医药人士对经文概念的理解是十分模糊的,不只是现代人甚至古人也是一样。搞不清楚三焦所在的人体部位是何种物质,具体又未知三焦居在人体哪一部位,长期以来把三焦这大腑束之高阁,致使中医书籍中形成了一种总的概念。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这就自然而然地把三焦这一大腑当作心肺、脾胃、肝肾为三焦了。这一概念的流行至今,发展到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的辨证。在这里我并不是说这样的分类和这样的辨证是错误的,是绝对没有错,我所要强调的一点三焦的实质是什么?未搞清三焦实质,而得出上焦心脏、中焦脾胃、下焦肝肾的结论,就无法揭开三焦的本来面目,以及三焦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没有多大意义。说到底仍是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又为什么加上上焦、中焦、下焦?这显然是多此一举。

在这里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例如:长江上游是重庆,中游是武汉,下游是上海。长江是水域,重庆、武汉、上海是建造在陆地上的城市,总不能把城市当长江,更不能把长江当城市。从人体来说在未落实三焦之前,应该说心肺在胸腔部位,脾胃在上腹部,肝肾在下腹部,才较合情合理。

但又说回,没有长江就没有重庆,武汉,上海繁荣景象,换句话说没有心肺、脾胃、肾肝就没有三焦的形成,没有三焦就没有心肺、脾胃、肝肾的生理功能。它们是休戚相关的,既统一而又对立整体关系。关键一点就是搞清它的精神实质,绝对不能与脏腑混为一谈。

二、有形三焦主运化、吸收和排泄,无形三焦主化气和气的升降出入

三焦分布在人体的胸腔、腹腔二大区域之中,外在驱壳、腹皮紧紧包裹和保卫着,可知它在人体内与脏腑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思议的。现就这方面试分述之。

1、有形三焦之运化,吸收和排泄

①中焦主运化

人类的生存,完全依赖于体内的生理功能向大自然界不断摄取不同对人有利的物质而养生自己,这是万古不变的定律。对于其它种种生物同样如此。这些营养物质,经过口腔进入食道下入胃肠,由于胃肠受到营养物质的刺激而不断的蠕动,当然也免不了中焦的各个部分的生理功能活动以助胃肠的蠕动。又由于脾主运化,象筛子一样接受从小肠和胃蠕动落脚在小肠演变成一种乳糜样物质,这种物质是胃肠蠕动的结果,这种乳糜样物质中对人体是极有营养的成份,通过脾不断的加工输送到肝脏,由于肝主疏泄的作用,将这些物质进一步提炼。在脾主升的前提下,上归于肺,由于肺呼吸,把吸入的氧气营养物质相结合而演变成血液,通过肺主呼吸的过程不停的输送到动静脉血管到心脏,由心脏的博动,再将血液输送由主血管到微细血管,到全身各个部位和组织器管,以奉生力。剩下来的很少的水分和其它不能被人所利用的物质,由胃主降的功能而输送到大肠直肠,渗入传达到下焦,因肾主二便,其一就是大便,成“固体糟粕”,从肛门排出体外。其二就是小便,就是“液体糟粕”,从尿道排出。这一过程另从赘述。

故内经《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中焦受气取汁,泌糟粕,蒸津液,化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为血,以奉生力”。内经《灵枢·决气篇》中又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在循环的过程到肾脏,化为尿液。在肾脏蒸化的过程中,一部分回收进入血液中再进行血液循环,余液为尿,从膀胱排出体外,可以说“下焦如渎”。剩余的有极少的水分是滋润肠道保持大便容易排出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不论是固体精粕还是营养物质都混合在胃肠之中,没有分离出精粕和营养物质的过程中,定散发出有一种乳糜样气味和水谷之味,所谓“中焦如沤”,其道理也就如此。在中焦的胃主降,小肠的受盛,脾主运化主升和肝主疏的前提的过程中,中焦如沤才能分化解体,营养最终进入血液从事血液循环,另一部分就是固体精粕从大肠,广肠进魄门而排出体外的全过程。

②上焦主吸收

由于脾主消化主升的作用,这里的脾是西医所说的胰腺,俗话说就是炎贴,营养物质从中焦的胰腺进行再加工,再消化,再运化而升发从中焦到上焦,其途经肾胸膈膜入肺,在肺主气吸收自然界的清气,也就说氧化与中焦输送来的谷精微相结合,注之血脉之中而渲化成血液,循环在动静脉之间,往复五脏六腑之中,其中心肺最重要。在心则心主血脉,是血液循环枢纽,在肺主宣发与肃降,助心脏进行血液循环,由内达外,由上到下,循环往复,以丰生身、四肢百骸、五脏六腑。

内经《灵枢·决气篇》上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蒸肤,充力,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胃气”。无可非议肺主皮毛,主宣发,外开窍于鼻与皮毛等作用,心主血脉,在人体的阳气的推动下,才有这种作用,故内经《素问·调经》上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分肉之间”。现代医学所说:“小肠吸收脂肪等营养物质后,经小淋管,乳糜管呈白色物质,以后又经超循环至肺变成红色的血”。似乎是与中医的论说同出一辄。而且心肺是血液循环最主要的脏器。是居在上焦,全靠体内脏腑组织器官的阳气,也就是温暖之气和体外的氧气才有血液循环的功能定必散发一种气体,这种气体是从心肺和周围的血液循环组织,其内储存大量的血液,因温度的蒸发形成一种血腥之气,其中有大量的血液成份,故有此味之故,而气体大量的充满胸腔如雾一样,故内经曰 “上焦如雾”的实在性。

③下焦主决渎,主排泄

下焦是接受中焦没有完全被消化和吸收营养成份和水份及其体内的被需要的其它成份。还是在中焦的胃肠不断蠕动,胃主降脾主升的前提下,把剩余的营养物质和成份输送到上焦进入血液循环以奉生身。剩下的就是需要肾气和命门的蒸化,吸收回归血液循环。另一部分还是在肾和命门的蒸化、吸收。因肾开窍于肝脾,同时在三焦的生理功能共同的作用,其唾液上输到口舌,则口舌得到津液的滋润则不干燥,口舌能知五味,声音不嘶哑;入脏腑则液以温养发挥其各自的生理功能;另一部分是,还是在肾气和命门的蒸化下的成分回收到循环系统的血液之中;另一部是体内的不需要部分化为尿液注入膀胱排出体外这就是液体精粕。当在肠间的就成形为固体精粕了,总少不了肺的肃降,胃主降,脾主升,肝主疏泄五脏六腑的作用中,其固体精粕无可思议从魄门而排出体外。故《难经·三十一难》中曰:“下焦者……主分清泌浊,主出不纳,主传导”。以及由经《灵枢·营卫生会篇》中也讲到“下焦……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其气在下焦,散发出一种氨氮之气,故曰:“下焦如渎。”,由于功能不同,排泄的路径不同和分离物质就有异,在前者膀胱为尿液,必定散发一种氮气,在后者是食物残渣,散发的是一种食物之气,故觉到有一种屎气。

因此,因体内的脏腑的功能不同,营养物质各异,而散发的气味有别。

总而言之,鉴于上述,有必要再顺理一次,目的是为了加深这方面的认识。

饮食从口而入,胃者太仓,储存食物,胃主降而蠕动的作用将食物传送进入小肠,故《素问·灵兰秘典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是由肝的疏泄,脾主运化,主升,胃主降,而将食物糜烂后输送到小肠化乳糜样物质积集在小肠,故曰:“小肠受盛之及化物出焉”。其道理也就是如此。这些物质在脾主运化和主升及肝疏泄,似乎脾运化主升的作用,输送到肝脏,经肝脏的作用进行分化,也就是说主疏泄,再在内经上说:肝脏是“罢极之本”。人体的营养物质全都进入肝脏,在肝脏功能的作用进一步分化运输至全身,不能老是停留在此处,故曰:肝脏是“罢极之本”。因此它有疏泄水饮,疏泄饮食,疏泄气血和疏泄情志等作用。平日,我们在菜市场的红案台上观察到,绝大多数苍蝇都叮在肝脏上,充分证实肝脏有很多营养食品供它们可食用的,这些食品是在肝脏,如血液,蛋白质和其它成分吸引着它们。这些营养物质在肝脏的作用下通过中焦脏器的功能,将这些营养物质上输到上焦心肺,在上焦的作用,肺主呼吸将大自然的清气,也就是氧气与中焦的脏器输送来的谷气相合的营养物质成分相结合变化成一种红色的液体——血。肺主气在血的作用下,肺才能主宣发,熏肤,泽毛,如雾露之溉,以发挥肺主皮毛的作用。其中大量的血液在心肺的功能的作用其中,肺气的肃降,心主血脉而引血液下达膀胱,通肾的蒸化一部分进入血脉进行血液循环,多余的部分回收为尿液从小便排出体外。所以肺为水之上源。进入血液的部份,组成血液的成分,源源不断的通过心主血脉、肺主气的推动下,才能完成流淌在血脉中的血液,以营周身,所以,血液无处不到无处不有,进入脾脏起到统摄血液的作用,进入肝脏,肝能才起着一种藏血的作用。这个脾绝不是脾主运化和主升的脾,此脾是炎贴,是西医胰腺。

食物的营养物质在中焦作用中,不可能一次性的吸收,它的战线很长,停留在中焦食物的营养物质的是步步为营的,到了大肠没有被小肠完全吸收只是水量的营养物和水份,到了广肠只是食物的糟粕和少量的水分,其水份是濡润大肠,促使糟粕从广肠到魄门排出体外。

这都是在肠胃蠕动,胃主降,脾主升主运化,肝主疏泄,逐步完成吸收排泄,再吸收再排泄的过程。

那么渗透到下焦的水份呢?是下输到膀胱,由肾及命门的蒸化,吸收上升到口舌,则口舌得津液的濡润,则口舌玲俐;内入五脏六腑则发挥各自功能;外达四肢百骸则温润而动作轻盈;其余为液体的体内可不需的液体糟粕,通过膀胱排出体外,这样就形成了人体内的气化总的过程。所以,内经上说:“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归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回布,五精并行,如环无端,周而复始”的一种小型的太极图。

2、无形三焦主清气和气的升降出入

①中焦主水谷之气,其气如沤

饮食入胃,居于有形的三焦之中,在中焦脏腑功能的活动中,将水谷化为乳糜样的精微物质,这些物质必定要散发出饮食五味精微物质之气和味,并在中焦脏腑之气和元气,汇集在无形的中焦的空旷之中,温煦推动中焦的脏腑功能活动,胃才能受经和谷和主降的作用。故内经说:“胃者,大仓也,咽喉小肠者,传导也。”小肠才能濡吸收胃的营养物发挥其“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脾才能主运化人主统血主升的作用;肝才能发挥其藏血和疏泄的功能。所以无形中焦是完善和完成运化水谷精微的天职,其气锅内蒸的食物翻腾不休大气,故说无形中焦如沤一样大气磅礴,食谷之气。”

②上焦是气血循环并发出一种其气如雾的气体

水谷精微物质,通过有形中焦中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才能完成把五谷精微物源源不断的输送到有形三焦的上焦,进入心肺里,在上焦脏腑功能的作用下而演变成血液,不可避免的要在此要散发出脏器和血脉之气,这种气如雾一样散在无形的上焦胸腔这中,故内经曰:“上焦如雾”。因物质不同散发出的气味不同,故有一点血腥之气,同元气和其它脏腑之气汇集在无形三焦的胸腔之中化成宗气,这种气有温煦和滋润的作用及推动脏腑的功能,故心脏因此才能更一进步发挥心主血脉,其华在面,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得此之气温养,则更进一步的发挥其肺主呼吸,主肃降,主宣发,主通调水道,宣发皮毛,润泽皮肤,主相辅之官和治节出焉,虽说心主血脉,但必依赖肺气的舒畅和推动,血液才能贯通心脏及血脉,其血液才能循着血液循环通达全身各个角落以奉生身。故内经《灵枢·邪客篇》上曰:“宗气集积于胸中,出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矣”心与肺,气与血,是相辅相承,相互为用,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心得气、血液才运行,肺得血的滋养,肺才能发挥其自身的生理功能。

③下焦主和道之气,其气是渎

在中焦和上焦的共同的作用下,完成五谷精微分化、运转、代谢和传送任务的全过程中,剩下的体内不需要的食物残渣的废气废料,以及其它成份,还是要在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肺主承降和通调水道,胃主降、脾统血、肝藏血,将此水液、食物残渣和其它不知名成份从中焦上焦输到下焦,下渗至膀胱的尿从小便排出体外,其气为一种尿气,也就是尿素氮散发出来的一种物质的气体,是不能回收的对人体有害的东西,故内经曰:“下焦如渎”而不能回收废物,这些废气是否对人体有利又当究考;另外停留在有形三焦的下焦之中的大肠广肠之中的固体糟粕是食物的残渣,必定从魄门排出体外,在一阶段时间中必定从有形下焦并发一种食物残渣之气为屎气,与小溲排出的尿素氨之气,合并在无形的下焦之中而弥漫着,促进和激活命门肾的生理功能并开发肾气命门的无气,与脏腑之气汇集其中,演化出一种新的元气,这种新的元气进一步增多增强,促使肾命门发挥其主蒸化、生殖和肾主二便的功能更为有力,这种新的强盛的元气与肝脏之气相结合,那么疏泄和藏血更为旺盛;与肺气相结合主肃降,主宣化和通调水道,分使决渎之权更是有力,将其余对肌体有害的气体,通过呼吸、毛窍、大小便从体内排出体外,以保体内净化;与脾气相结合,脾的运化功能、主升和疏血的功能,长久不衰而食欲大增,体魄健壮。

上述是我对无形三焦,分作上、中、下三个区域进行分述,这是根据有形三焦和无形三焦分析的,其实际的人体在胸腔和腹腔的生理功能也完全是这样,这种理解可能对一些学识渊博的导师和同道们当看到这段时,不可避免的嗤之以鼻而为之笑而止之。有的认为是荒诞之说!在这方面我也意识到这一点,但我有这样的认识和看法,故我非这样写不可!为什么呢?当我们进入手术间,给病人作不同的手术时,就能看到人体各部位的不同,就能闻到各种不同气味,例如当你打开病人的胸腔时,就会闻到从里散发出一种血腥样的气味,这就证实心肺在人体内做什么的。当你做上腹部手术时,就能闻到有一种五谷样乳糜之气朴面而来,也就证明肝、胃、脾、小肠在行使它们的生理功能;当你做下腹部手术中,此时下腹部并发出屎气或尿素氮气氨气,这就证实肾命门的功能产生出的一种废气的来源,和大肠、小肠的功能;再且,从事颅脑手术工作者,当你打开病人的颅脑时,有一种特腥气味,这是人类产生的思维形成的一类物质,又是五脏六腑的功能通过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的作用上达颅脑而形成的产生的一种物质是无可非议的,再且,我们如果没有从事外科手术的工作人员,你可以到屠宰场去体会就不晓而知。所以我所写的这些,都是从现实存在的客观现象而得出的。同时,也是从病理生理角度和临床工作经验中而得到的。

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必藏在体内产生一种热能。这种热能,必然迸发出一种脏腑功能之气。这种气,又必然积集在无形的三焦之中,当这些气由于内因外的某种情况下,对人体不利而产热过盛。这些过盛之气,必然带来五脏六腑的不利而产生反作用,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作用的。一般的情况,五脏六腑就会协调体内其它的组织器官,将无形三焦存留的过盛 之气,通过封闭皮毛产生一种雾露之溉,肺气呼吸顺畅,大小便正常等的途径则将这过盛之气排出体外,而产生阴阳相对平衡。在这种相对平衡的状态中,体内的所留之气,是温暖如春,又在五脏六腑功能活动的前提下,下输到肾合命门,化作一种对人体有种生命的源动力的力——原气。这种原气游行在无形的三焦中,外透肌表,以发挥其四肢百骸、肌肉、腠理、皮毛、经络神经的作用;在内以推动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原气上入心者为君火,入肺入肝入三焦为相火,这种火在正常的生理和人体健康没有疾病的情况下,为少火。因“少火生气”。此火必须储藏在无形三焦之中。进入有形三焦的中焦之中,到合脾胃从运化水谷微精,和脾统血的作用,配合肝脏则有藏血和主疏泄的作用;上述有形三焦,入心肺,行呼吸,走血脉,进行血液循环;达有形下焦,助肾脏藏命门,司蒸化,行决渎,排糟粕,主生殖等。

“少火生气”是元气的作用,所以说:“五脏六腑的阳气非此不能发”。无形三焦是“主持诸气”。与《中藏经》所说:“三焦者,气之所终始也。”“三焦……总五脏六腑,营,卫,经络,人外左右之气”相符合。

这种气体在人体内是不断的运行着,这种运行的形势,总不外乎升、降、出、入四种形势,是促进人体的生理功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重要法宝。同时,也是阻止外邪入侵的防护墙。气有升必有降,有降必有升,有出必有入,有入必有出,出出入入,升升降降,畅通无阻,人体才健康无恙。否则,没有气的四种规律和形势,生命就无可非议而终止。故《素问·六微旨大论》曰:“非出入,由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出入废,则津机化火。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三、无形三焦和有形三焦在人体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①无论是脏腑还是经络,是外的骨骸还是肌肉,是体外的小组织还是五官九窍,都是要依附于有形三焦之中。没有它脏腑就不能固定在原来的所在位置;没有它内在的气血就不以外达肌表,皮肤,四肢九窍,没有它,脏腑的内在经络就不能外走皮肤肌肉腠理;没有它,脏腑就不能行使自身的职责;没有它,内在的脏腑就不能与外界的体组织相互联系;没有它,内在脏腑和其它生理组织就会成空中楼阁,没有依托;所以说,它是体内与体外组织环境往来交换的桥梁,说到底,没有它,人体的一切组织器官就成了无源之物,无本之木。对此有形三焦在人体内和人体外,所占的位置不可同日而语。

②无形三焦是人体内必不可失的一大气海,是汇集和远行诸气所在之所,如果,没有它,诸气就会有存留地而失散;没有它,五脏六腑得不到温煦和推动,而功能低下,所使职权欠缺,而产生种种不良反应;没有它,诸气就不能汇集而化作元气,那么,精、气、津液、血不得固摄而外脱;如果没有它,诸气就不能下交于肾及命门而化作对人体有生命力的元气;无形三焦元气不足,入心化为君火不足,就会出心的病变,无形三焦的元气减少,入肺,入肝入有形三焦为相火来减弱,那么这些脏器生理功能就会低下;如果没有它,气之不存,就不会将精血远行而上奉于大脑,外营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就会产生诸证峰起。对此,无形三焦在人体内,是不可缺失的脏器。

③无形三焦和有形三焦是互相为用

无形三焦以有形三焦为物质基础,有形三焦必须以无形三焦为动力。

有形三焦是主物质分化,供谢和物质的升降出入之地;无形三焦之气是有形三焦的产物,无形三焦主诸气,主气的升、降、出、入之所。

无形三焦是通行无气,有三焦是运行元精。元气通过无形三焦的作用以推动脏腑的生理功能而产生元精;元精通过有形三焦的作用滋养脏腑和其它组织,促进脏腑的旺盛的生命力,从中更进一步的不断的产生元气。然而元精充足,则元气旺盛;元气旺盛,则元精生化无穷,人体就健康无恙。反之,没有元气,则元精无以化生;没有元精,则元气没有物质基础。二者必须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亲密无间的关系,出人体就会犯病,严重的生命就会络结。

无形三焦有汇集诸气、元气和通行诸气、元气的作用。

有形三焦是储存水谷精微,运行水谷精微和吸收水谷精微及排出糟粕的功能。

无论是无形三焦还是有形三焦,它们都是以脏腑及其它组织器官为物质基础和动力,脏腑和其它组织器官功能活动所创造的物质必须储存在无形三焦和有形的三焦之中。这些五谷精微的营养物质,在有形三焦和无形三焦的作用下,又源源不绝有节制将这些对人体有价值性的营养品输送到五脏六腑及其它组织器官,去创造更多的财富,促使它们日惭壮大,又将这此壮大的水谷精微输送到有形三焦和无形三焦中去,它们的活力不断的的同时五脏六腑的原料又源源不绝的而来,以创造更多营养物质,以奉生力。就这样如环无端周而复始而延续人的生命,也就自然而然的促使体内物质不断的新陈代谢。

四、无形三焦是热能储藏诸气之地,有形三焦是收容纳有形营养物质之所。

虽然无形三焦是热能的储存,但这种热能是从何方而来。无可非议还是完全依靠五脏六腑功能对饮食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转化而来的,产生能量,这种能量就是人体的精、气、血、津液。也就是说,是西医上所说的人体内可储存的糖、蛋白质、脂肪的一部分。进行相互转化,从而产生的一种热能储存在无形三焦之中,这种热能在人体中始终保持在36℃-37℃。人体五脏六腑和其它组织器官才能不断产生生理功能。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存则共存,亡则同亡。

有形三焦在前面已谈过只是狭义。它的存在,从广义上进,人体的营养物质的储存及代谢的地方是;A、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肌肉皮毛、血脉经络、筋骨神经;B、精、气、血、津液;C、系膜、网膜、隔膜、大网膜、板油等;D、以及西医所说的,神经系统、乳糜池、甲状腺、性腺等。

从生理的角度出发,食物营养的吸收是在脏腑和体内的组织器官的作用下完成的,除了其它的成份,其中最主要的成份是:蛋白质、脂肪、糖的三要素,又在脏腑和体内的其组器管的运送到组织细胞内,参与组织细胞,它是组织细胞的骨架,所以说组织细胞非它莫属。而进行新陈代谢,这种新成代谢是从尿液中的排出最为突出。当我们从尿液中,不是病理的情况下就发现很多物质,这些物质的排出是人体不需要的,是代谢废物,假如积集在体内就要生病。其中、蛋白质、糖、脂肪是人体非要不可的物质,如果从小溲排出,我们就要千万重视。

五、有形三焦与无形三焦的病理

《难经》曰:“气者人之根本也”。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功能活动是在气的生理活动的作用,气的作用使脏腑器管才能产生功能活动的反应。并发挥其能量的转变和物质分解及物质相互轮流的转换。这种原理,还是体内“气化”的过程。也就是西医所说食物进入体内是“燃烧”的过程,物质才能分解。上面在生理中也谈到,气的表现总外要升、降、出、入四个过程,人在地球上生活,气候是很恶劣的,例如一年四季有春、夏、秋、冬,尤其在冬夏温差非常明显,容易产生疾病,又有外界微生物和某种小生物的疾病的侵害,加上自身不注意保护,或是自身年龄偏高,脏腑各组织器官老化而产生生理能低下等。故此,有形三焦与无形三焦。就会自然而然的在临床上出现各种不同时的病理变化。现就在这方面试分述之。

1、有形三焦的病理反应

从生理上有形三焦,它是有形之物,它是固定脏腑,联络脏腑和维护脏腑的作用;它又将营养物质分离出蛋白、脂肪和糖,贮存在人体组织细胞之中而成人体组织的主要物质,而且它是通调水道的脏器,有的病产生小便过多和小便异常,就从这三个方面分别论说。

从中医的角度出发,在病理方面来讲在五脏六腑和其它组织和器官摄取外界的食品,又在五脏六腑和其成血、津液、精、气、蛋白质、脂肪、糖,经过血脉输送外达体外,内到体内各大组织细胞之中,其中蛋白质、脂肪、糖撑起细胞主要成份的骨架,当外因内因的不良影响下,分别不同的从细胞中脱落而产生各种疾病,这在临床上是不鲜见的,它在物质的储存,及水液代谢的尿液中出现病理反应,如尿量、尿内的物质成份的存在。这些物质反复的提到是五脏六腑和其它组织以及还不知晓的脏器制作加工而成的,又是五脏六腑必须品,是一刻不可缺少的,缺少了,人体就要发生病变。其主要表现在小便中尿液见到糖、脂肪和蛋白质,我把它称为内泄,又叫“脏泄”,我为什么要这样称呼呢?因为,六腑接待自然界物质,通过消化吸收,运送到五脏,五脏又进一步提炼加工而演化精、气、血、津液、蛋白质、糖、脂肪,这些物质是人类体内还是在体外最基本的物质,绝不能从体内向体外丢失,所以,我把它称为脏泄或内泄的根源所在。内经曰:“邪之所溱,其气必应”,常见到感冒,外生疮痍,以及虚不受纳扰乱体内环境。也有暴饮暴食。在尿中可见到不同的病人,有蛋白、脂肪、糖、除了尿中有脂肪的病人,症状轻,病程长,其它二种不治疗,或治疗不当,致使疾病加重。

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再且,自身不注意饮食,或是不洁之物,而引起的腹泻,其关键是六腑受到伤损,而产生六腑吸收功能紊乱的影响而产生泄泻,我提它称作外泄,又叫“腑泻”。在实践中外泄易治,内泄难疗。外泻病理不在此范围之内。对此,它分别是;原发性肾炎、乳糜尿、小儿发热、糖尿病、五更泄、结石等。

①原发性肾病

如果患上此病的人,都非常着急,尤其是成年人。小孩不懂事没有思想压力。成年人就不同了,认为患上此病是不容易治好,而着急生命的安危。

中医认为,肾病主要是以肺、脾、肾、三焦的病理变化为特征,《素问·经脉别论》曰: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津,上归于肺,调通水道,(肾气的蒸化)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律并行。故聚水而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浮肿。”张景岳曰:“夫所谓化者,即肾之气也,即阴火也,阴中无阳则气不能代,所以水道不通,溢为浮肿”。由此可见,肾病水肿,是病的本身的关键之所在,当然,心主血脉失常,肝主疏泻和饮功能低下,也是重要原因。

它的感染途径是溶血性链球菌,如猩红热、咽喉炎、皮脓性感染,还有葡萄球菌、脑膜双球菌、感冒病毒、水痘病毒等病毒引起。多表现有蛋白尿、血尿、尿量改变、水肿、高压。西医称是免疫病和变态反应的弥漫地损害两侧肾脏的肾小球。

西医认为正常肾小球毛细血管,由内皮细胞、基底膜,以及脏层细胞足突所组成,其中,内皮细胞之间以及纤维蛋原以外,均能通过。因基底膜较致密,从右旋糖酐或聚乙烯吡咯酮(PVP)实验中推测出其中有大小不同孔径存在而以小孔(20-28)为主。上皮细胞足突紧接基底外层疏松层上在足突表面有一糖蛋白组成的薄膜中有空隙,其中大小可容小分子蛋白(分子量小于90.00,大部分子小于40.00),例如运铁蛋白(分子量76.500)溶菌酶等通过。正常滤过的小分子(40.00)蛋白在肾近曲小管被吸收。白蛋白(分子量为69.00),亦少量从大孔中(孔经为30-50埃)漏出。其结构组成对蛋白过滤起屏障作用。一旦此屏障作用遭受损害,蛋白滤过和丧失超过一定的时间和程度时,临床上即可出现肾病表现。早期基底膜病较轻时,仅能允许小分子例如白蛋白、球蛋白等滤过,而一些大分量较大的蛋白如V球蛋白等滤过较少,尿中主要出现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表示基底膜对蛋白等滤过尚有选择性,称选择性蛋白尿,随着病情逐渐加重,大分子量蛋白滤出增多,尿中除出现分子量较小蛋白外,较大分子量蛋白如免疫球蛋白G.M等亦大量出现,大量蛋白由肾中滤出,为造成血浆蛋白降低的主要原因。由于血糖水平的降低,尤其白蛋白明显降低,引起血糖胶体渗透下降,促使血管中液体向血管外渗透造成水肿及有效血容量等。在此必须强调,由于肾脏从不同角度受到某种因素的损伤,蛋白从体内大量排出,先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促致血管中的液体向血管外渗透造成组织水肿,是造成肾脏不利的主要原因,故在肾病综合症类型中,如轻微变性型肾病,产生肾小球间质及细胞增生,可见纤维蛋白物质沉积于血管,肾小管则可见混浊肿胀,有脂肪变性,管腔中有管型和双曲光脂肪小体,肾间质大多明显水肿,在电镜下主要病变在肾小球血管上皮足突性融合,认为内膜及足突中含盐酸蛋白……。提示存在致病物质,如毒素、免疫复合物或过敏性物质,可引起相似的反应,其它可见与继发性肾病中。

对于原发性,慢性或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产生与链球菌感染有关,其它原因尚未明了。但在全国中等卫生学校教材《病理学》还提到肺炎球菌、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及某些病毒,如流感病毒,水痘病毒等,感染后可发生此病,但少见。有的称免疫性反应来解释。对于慢性不可否认由急性转变而来,但一开始就是如此,一般认为是变态体反应。总之,可分为抗肾小球基底膜性和免疫性复合性物两类。自实验性肾炎模型及肾穿刺治疗中证实,病人肾小球中有免疫蛋白和补体沉积同一性,可能与免疫因素有关,不论何种肾炎,主要发生于肾小球内皮、间质细胞,或囊中上皮细胞,其结果都使毛细血管腔狭窄,闭塞而缺血,原来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因沉积物的沉积而增厚,沉积物逐渐增加后,同时,也可能使毛细血管狭窄,闭塞而缺血,毛细血管因受压缺血后,可被透明样物质所代替(玻璃样变性),以后一部分玻璃样变性的肾小球,可逐渐萎缩消失,肾小球数目为之减少。肾小球功能丧失后,与之相连的肾小管也随之萎缩。另一方面,一些较正常的肾小球及肾小管出现代偿性增大,这些代偿性的肾单位在电镜下仍可见到一些致变,如基膜局灶性增厚,内皮等细胸下的局灶性的沉积物,扩大的肾小管管腔内有粗大颗粒或蜡样管型等。由于此病引起的高血压。因持续血压高反过来可引起细小动脉缺血,而加速肾小球的玻璃样变性或萎缩,此外,尚有间质的纤维化,细胞浸润和原来肾炎的残存的改变等。

中国有句成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也就是说:“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所以说:事物经常运动,不易受侵蚀,人经常运动,能够强身。当饮食物质从口进入人体后,通过五脏六腹的生理功能活动,把饮食中的精微物质不断演化精、气、血、津液,还有西医所说的人体中三大要素:糖、蛋白质、脂肪。而储存在体内发挥自身的体内体外的生理功能。其中饮食中的废料又被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活动,不断的排出体外,如尿液、粪便、汗液、二氧化碳或其它废料等。就这样如环无端周而复始而发挥其自身的本能,并有抗御外邪而不生病,则邪能入乎?

谈到肾病,最大的特点就是蛋白尿,大量的蛋白从便中排出,这种物质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又是不可丢失的,肾病中,从未排出的蛋白和其它废物堆积在肾脏之中,阻塞了排尿功能,阻塞了气血的运行,肾脏被水液所浸渍不的滋养,而产生肾脏中的种种病变。由于体内的蛋白,从尿中丢失的同时,又是,促使尿素氮、血肌酐等有害物质残留在体内,这种清不能升、浊不能降,清浊相混杂结集在肾脏必备条件,并使这种脱离血脉脏器里的精微物化为湿、热、痰、瘀,必定腐蚀肾脏,炎变后,而产生诸证峰起的同时,必定危及生命。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本物质,这种物质是中医的“精气”“清气”“精微”的部分,宜藏不宜泄,“肾为封藏之本”受五脏六腑而藏之。因肾元亏损,禀赋不足,先天阴阳差异等的功能减退,而产生宗气下陷,清浊相混,浊气下趋于小便,故见蛋白尿,浊气伤肾,故出现肾脏病变的一系列证候。

对此我不得不重复,肾病的产生,是因体内对生命有影响的精微物质蛋白质,从细胞内分离出,通过血液循环到肾脏,在尿液中大量的丢失(不应丢失而丢失了),蛋白质跟那些免疫性复物混合在一起沉积在肾脏,肾脏蒸化分泌功能减退,那么,尿素氮、血肌酐也就大量停留在肾脏(当排出的不能排出)跟着大量水液从血管渗出,停留在肾脏,从腹内到全身。加害肾脏,着而不去,不流则腐,不枢则蠹,促使肾病病变峰起。

2001.10.42页10《王钢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经验》一文指出:除了因气虚下临,清气不升,体内精微物质蛋白质从小便大量排出,浊不能降而产生尿素氮、血肌酐等废料储留在体内。另外,还谈到,管型尿,总属肾亏受损,阳精结聚下流所致,一般透明、颗粒管型尿多属肾气亏损,湿热湿浊内留:红细胞管型属瘀血内阻于肾,白细胞管型则属热邪伤肾,蜡样管型、宽广管型为肾气衰气竭,白细胞提示感受外邪(风寒、风热、皮肤疮疖、乳蛾或湿热下注)。属病久日深,肾气亏损,宗气下陷所致。

从而可以说,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而引起各种感染,病源微生物长期存在,是导致疾病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

原发性肾类,原因及病理,总不外乎,外感病毒,病源微生物,扰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这种外感病毒、细菌、病源微生物是什么样的病毒?细菌当然其中就知道的是(链球菌,肺炎双球,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等)。那么还有其它细菌又有多少?体内绝对不容纳这些坏东西存在,它是违害人体的正常的生理功能拌脚石,它不断扰乱人体组织细胞内的蛋白质的存在。因蛋白质、糖、脂肪是人体的三要素,是人体细胞的骨架和支撑者,及人体细胞最基础的物质。当外界感冒的感染不同病毒及细菌进入人体细胞内大吃大喝,特别是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可能是它们最喜爱的食物,当它们进入细胞内,大食蛋白质后,细胞内缺少蛋白质,支撑细胞的能量就会大为减弱,那么这些有害物质大肆穿透体内的细胞之中,细胞不能求得蛋白质的支撑而塌陷,体内蛋白质的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破坏,没有蛋白质这一层的胶体固定体内细胞体的围墙,水液不能保留在血管内,这样水液同残缺的蛋白质就从小血管中渗滤出来,故见水肿,其中在水肿的物质之中,就有大量的蛋白、血肌肝、尿素氮和大量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又重新回到大的血管中,循环到肾脏中,但也有一部分未完全吸收的,通过其组织透渗到肾脏亦有之。故肾脏出现了大量的蛋白尿、血肌肝、尿素氮,病理微生物的涌入,堆积在肾脏而产生病理反应。这种原发性肾炎,并不是肾脏的本身的疾病,是其上面的原因引起的。没有这种原因是绝对的不会发生这种疾病的。

是外界的病毒和细菌的扰乱体内,进入细胞内,侵害了细胞内的蛋白质,引起蛋白质脱离细胞,游离在细胞之外。细胞水份得不到蛋白质的胶体的固定,水份就会从细胞内渗出,蛋白质也就同时从细胞内渗出,水液也不能储存而漏出。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肾脏,加害肾脏,而产生原发性肾炎。由于失治或误治导致病情加深,不言而喻,变症峰起。这种病应该从理论上讲应该是蛋白的反应。

②糖尿病

古人把糖尿病叫做“瘅”,如内经《阴阳别论》云:“二阳结谓之消”。内经《脉要精微论》曰:“瘅成为消中,夫二阳者,阳明也,手阳明大肠主津液,病消则目黄口干,是津不足也。足阳明胃主血,热则消谷善饥,血中伏火,乃血不足也。结者,津液不足,结而不润,皆燥热为病也,此因数食甘美而多肥,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从上可知,古人认为是胃大肠热结,血中伏火血不足,其因是多食甘美多肥之物。可能是过甚可致,肥甘之物在体内产生热量过盛,盛则波及血脉,故血中有伏火也。同时,也波皮阳明二腑,津液被热所伤,故产生津液缺乏而口干渴多饮,便结。

内经《奇病论》:“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从一段经文,五味入胃,将其营养物质的半成品,输送到脾脏,俗说炎贴,又叫甜肉,西医名胰腺,由于胰腺在种种不明的原因,不过现在有好几种说法,胰腺分泌胰岛素不足,分泌胰岛素失职,说是胰岛发育不良的幼胰岛,不能分泌胰岛素,多发生儿童时期,是胰腺炎愈后,胰岛有疤痕阻止了胰岛的分泌胰岛素阻碍。其人多食肥甘美味。这就是经文所说的一种大众类型。其它种种原因就不得而知了。这得在实践中去大量的分析和观察。

经文上说:“肥者令人内热”,是因蕴藏体内,热能过盛,不得外透,郁而发热,故令人体内发热,象这类的人,冬天不觉得太冷,是由甘美之食过多,存在腹腔的脂肪等过盛,而产生腹大,故曰:“中满”。时间过长,代而不谢。积蓄蕴热,转而其气上溢,而成消渴之糖尿病。古人只知脾不运化不举的作用。但更深层次产生消渴的糖尿病,理由如何?现因检查手段文明,及西医病理分析实在,不飘浮,但还未认识彻底,假设彻底认识了,就不可能不能根治。

中医把糖尿病称为三消或消瘅,渴而多饮者为上消,消谷善饥者为中消,渴而便数有膏有脂者为下消。

总而言之是含糖之物,在脾脏(胰腺)不能运解饮食中的糖份,更不能分化到五脏六腑四肢五官九窍和其它组织中,那么这些不能分解的原糖,原糖是不能与其它体内物质相结合,反而侵蚀这些物质的,促使体内物质不断分化瓦解,而原糖在血液中慢游,侵害了五脏六腑四肢五骨五官九窍和体内其它组织,因糖有利尿脱水的作用,体内成份就自然而然的从体内排出体外,肌体组织得不到水分滋养,缺水而肌肉消瘦,同时,原糖在体内因脾腺的功能减弱或消失,不能将双糖化为单糖,可能单糖有一种稀薄的胶质感,可能有一种极强亲和力,与蛋白脂肪结合而生三,三循环的物质交换,和新陈代谢,原糖的侵蚀性很强,例如先师用糖和蚓蛐放在一起,蛐蚓化成一张皮,时间一长皮之无存,最后,化成稀状物,将这种物质治疗阴囊湿病,效果非常明显。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原糖在人体可起到一种破坏的作用,就如糖和蛐蚓放在一起一样出现不可收实的下场。人体需大量的营养物质成份,在原糖的反作用的条件下,不但不给人体带来正能量,反而将体内的水份而营养物质向外大量的排泄,渴而多饮,饮从解决体内干燥而以自救;在原糖的反作用下,不能给予人体的营养成份,反而将脾胃营养物质化为双糖,糖混同其它物质从小便排出,这时脏腑内外各组织急需营养物质,必须从食物提取,其目的以消解饥饿感。由于原糖的不可转的反作用条件下,不但没有将饮食物质中提取营养成份,反而将营养物质化为糟粕,同时,也将慢慢的把脏府、体内、体外各组织成份化为其它物质从小便排出,故有膏有脂之物。不管糖尿病在上焦、在中焦或在下焦自始至终总存在一个渴字,是因糖的作用迫使体内营养物质成份水份变质向外排泄,体内迫切需要营养物质成份和水份,被动的自救而口渴引饮。

西医认为胰腺的功能,是有外必泌和内分泌之别,外分泌是将水谷的营养物质吸收后,通过脾主升的作用,将这些营养物质,进一步从内分泌转化成其它体内所需要的必须物质。

现代医学认为引起糖尿病的主原因,是由于胰岛素分泌量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在进入各组织细胞的葡萄糖大为减少,肝糖原分解增多,糖原异生作用增强,由肝脏释放入血的葡萄糖也就大为增加,血糖水平因而显著增高,常可超过肾阈(150~180毫克/100毫升),于是糖从尿中排出,因而称糖尿病。以致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机体所的能量不足,是由于尿糖增加,又可引起渗透性利尿,以致丢失大量水份,引起烦渴多饮;糖的氧化利用障碍,肌体所需要的能量能不足,是由于葡萄糖进入细胞受到抑制防碍——各组织分解利用到葡萄糖,只能靠动用大量脂肪和蛋白质来提升,故严重消耗了蛋白质和脂肪,人体所需的能量渐渐不够,自然而然的身体逐步消瘦,体重减轻。由于细胞糖缺乏,丘脑下部饱中枢活动受抑制,再且,糖的氧化作用发生障碍,机体的需要的能量不足,故患者感到饥饿而多食,食多就更进一使血糖升高而产生恶性循环,严重时可出现酮血症,及酸中毒。

我们这个地区有一位方医长期流浪,在外治病,有意无意见到一次,看到他身上带有几条白鳝,问他这是干什么的,说是治糖尿病。接着又问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他说:“大热大渴之人,骤然饮其大冷之饮所致”,还说:“体内温度增高而热涨,大饮冷食的时候,体内突然变冷而引起的”。又问他,他说:“这是阴阳之气不相续接”。他也懂点中医知识,再问他,他发脾气了,这我就不敢再往下追问。说实话,此话不当听,是没有理论根据的,他挖了很多药给这类病人服用的。是一些不知名没有见过的草药,用了小便减少,不渴,但事后还是复发。这在治疗篇分析供患者和同道研究。

人体的脾脏也就是西医所说的胰腺,在中医来说是主运化、主升的作用,如脾不主运化,就影响到脾不主升,饮食中的精微物质就留滞在胃中,而发生上腹部胀气、嗳气,吃点消导药可完全消除,可是糖尿就是一样,不管呼了多少消导药,是无济于事的。或是用中药和西药只是缓解症状不能根治,这就给医务者带来难题。是需我们着急的,不可言状的,应该深入的探索才是。

③小儿夏季热

顾名思义,由个别小儿2月至2岁,或更大,一到夏季就发热,是体内那个部分发生了障碍而发热呢?这就需要我们医生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虑和推敲,这种疾病,在临床上一到夏季在临床上,确实是屡见不鲜的,但又非常棘手,只是用简单的酒精沐浴,或放在阴凉处的解决急时之苦。例如:我院有位老医生从事病房工作,百药不愈的情况下,放到院里的备战洞内,小儿发热马上退清。一般的情况中西药都未有特殊的疗效,这也确切如此,但最主要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是内热不得外越,还是外热搏击肌体呢?从现实的临床工作中,两热相击是带来小儿夏季热一大亮点,气温越高,体温越高为其主要的特点。

为了更一步的了解,按照人体的生理功能:内经《灵枢百癃津液别篇》说:“天暑衣厚则为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利,水气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为气”。这就说明了夏天天气炎热,温度上升,热浪侵袭人体,温升高,气血流动加速,卫气多趋向于表,皮毛肌腠疏松,其阳气外达,毛皮之窍开朗,故多汗,少溺,因尿为汗液,汗液为尿液的关系。都是人体的津液温度所然,散去内热外达肌表所致。以调节体内36-37度之间,究竟人类在什么样的气温比较合适呢?但总不能低于和高于体内的36-37之间呢。必须能使体内温度保持恒温,炎热天气温趋向于体内,腠理疏松,故汗出以调节体内恒温,冬天气候寒冷,寒气袭人必衣着加厚,以卸外寒而腠理致密。不使体内温外散而保持恒温。不然受寒就疾病峰起,同时,炎热天气,不注意体内外散,热于内不得外散,同样,产生各种疾病。

体内的卫气,是卫外的一种气体,没有它,就不能卫外而固摄体外,它是其气多慓疾滑利,善于游走而窜透,行脉道之外,不行脉道之内,为人体之阳气,起皮毛开阖的作用,卫阳之气有保护体内的恒温作用,在冬季季节里腠理是致密的,温度就不外散,到皮肤水份必致减少,故皮肤干燥、少汗或无汗,温度和水份多趋向于内,故多溺等生理效应。夏天就不一样了,因炎热作用人体,因热气蒸发,气血多趋向外表,卫外之气随着炎热之气的走向故腠理疏松故汗出疏散体内之热,同时,外表炎热之邪也随之消散。因表汗多加上炎热所胜,体内水份相对减少故小便少。

小儿夏热季热更为突出,既有夏季的反应又有冬天的反应,在临床上的表现,既有冬季症状,又有夏季的症状。为什么?在下面试述之。

此病的发生应该追究人体内卫气发生的病理障碍,这是无可厚非的,因卫气有熏肤泽毛,若雾露之溉,司开阖者也。以保技毛窍开朗,散其内之不需要热量,保护皮肤润泽的作用。调节保持体内恒温36-37°之间,反之,内热不得外散,而外热反趋于内,体表之外炎热攻之于体内,两热相搏,盛之于里,故而小儿夏季热发矣。

因病理关系,暑热应当开泄时却不得开泄,体内热当外散而得外散,反其道而行之,两热相搏犯于内。到夏季之日,小儿发热,其天气炎热温度越高,体温则越高。由于人体的生理病理复杂和曲折的。但千变万化总不离其宗。又不是一句二句话能说清和说透的。总而从实践中去体验。现从中医的生理病理试论述之。

根据64年版高等教材中说:卫气生于水谷,原于脾胃,但出于上焦,其性慓疾滑利,善于游窜,不受脉道的约束,行于脉外,在这里中医还谈到“夺血者无汗,奇汗者无血”之说,说明血与汗的相互关系,血没有水份的稀适血就干枯成瘀,就会阻碍血液的运行,在血液中含的水液的比例相当高的,可能有80%-90%还多呢。汗液是血液中的主要成份,如果大量的汗出,血液中的水份大量丢失,那么血液量减少,所以说:夺汗者无血。同样,体内失血过多,其情况更为严重,不但血液丢失,而水液同样流失,就会产生,夺血者无汗。小儿夏季没有出汗,但尿量多于常人,那么血液中水份大量丧失,血脉中的血液周流全身是为滋养濡润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在失水的情况下,外在皮毛肌肉失其水份血液滋润而产松驰干燥不泽,皮肌并失其弹性,在内水份血液不涌到达或减少口舌,则口舌燥无津而感干裂,常以口渴引饮以自救。营气、卫气都是出自水谷,源于脾胃的受纳和运化和主升的作用。营养物质才能源源不绝,则营卫之气旺盛,如果有一方受损,另一方必定要伤及,实际上伤则具伤,所以说,营卫之气同时受到伤害是不可避免的。卫气在内熏于盲膜,散于胸腹,在外则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为阳气,内经《灵枢·本脏篇》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 。这只是统而言之,没有谈及到出于焦之说。“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在这里涉及到卫气的功能,它有温养内外一切脏腑组织器官,具有保卫肌表、卫护脏腑、抗卸外邪的功能活动。从这一点上,个别小儿压禀赋不足,加上后天营养有限,脾胃运化功能欠缺种种因素。卫气贯力外达肌表,分肉不能解利,皮肤得不到卫气的充实而不调润柔和,腠理致密失常,抗拒外邪功能低下,暑热趁机而入,在此不良的条件下,而产生小儿夏季热。卫气延于脉道而行,昼夜不息,行于阳者,指的是白昼二十五度则寤,行于阴者二十五度,指的是黑夜者则寐。在正常的功能是这样。但是,在某种原因的不利条件下,产生营卫功能失调而出现一系列病变。如小儿夏季热,暑热长期侵扰,个别小儿不但白昼发热,而且,夜晚也是如此,通宵达旦,是什么原因呢?是因暑热稽留留于营卫,产生营卫俱损,才有这种症状出现。如内经《素问·气穴篇》曰:“ 营卫稽留,气竭血著,卫散营溢,外为发热,内为少气”。也就是说,暑热燔灼,津液大量的损耗,血脉中液体大缩减,血液就会自然流滞不畅而生血著,由于暑热在外,血著留热在内,故日夜长热,暑热不断的耗其津液的同时,体内之气也就被暑热蒸发,津液被耗而气随着大损,而少气,小儿夏季热,面色恍白,精神萎靡疲倦也是如此。内经《素问·热论》篇还提到:营卫不和,五脏不通。这说明了暑热的环境中,营卫受到酷暑炎热,产生营卫俱伤,营卫之气不相协调和配合。在这样的情况下,五脏得不到营卫充分的鼓舞和滋养,五脏那么就不能得到相互联系,致使产生王脏不通的肌理。

内经《决气第三十篇》中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这就是说明卫气在上焦的所在的功能活动。卫气生于水谷,源于中焦脾胃的化生。如果卫气虚,卫气虚不能上达上焦的生理功能减退,这些生理功能减退,它表现在卫气功能减退,不能将体内水液带到肌表,其实卫气就含了大量水份,水份减少了,就出现皮肤干燥,皮毛枯槁,雾露之溉就会不如以前正常生理旺盛。

内经《营卫生命篇》又曰:“卫出下焦”,从表面是矛盾重重,似乎是有南辕北辙之,其实不然。肾与命门是先天之本,其中命门最为关键,为什么呢?它是居于两肾之间,但有的说左为命门,右为肾,各说不一,原因是体内的脏腑,各脏腑只有单一,可肾脏有两枚,这就不难解释,说不是左为命门,右为肾的错误认识。但两中间之说,为命门之说是多数。中有小心,除了心脏血液循环之外,其中就算肾和命门了。它指的是出在下焦,并不是指卫气的功能,是出在下焦而发挥在上焦。所以说卫气是发源之地是在下焦无疑。故难经上说:“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如肾通”,而“肾间动气”即“生原气”。从这里可以推之,原气、营气、卫气、宗气,以及脏腑之气都产生在肾间动气——命门。并指出命门,乃是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户,三焦之源。若命门衰竭,生命就会终结。说明卫气是出自下焦的命门,不过卫气为阳的阻成部分,它熏于盲膜,散于胸腹,则五脏六腑得以温养,以发挥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活动的一部分。外则温血脉以运行至皮毛,肌肤分肉之间,达五官九窍以行使各自职责,从这方面可以推论卫气有着保持人体36-37之间的一种恒温功能是无可非议,既然它的功能多出自在上焦,上焦又是心肺之所在,那么它不断温养和滋养心肺,并能助肺气以行呼吸,开窍于鼻,主要宣化外合皮毛,助肺气主肃降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助心以行血脉,心才能主神明,有一种补助作用。如果没有肾间动气,元气、卫气就不复存在,更谈不上卫气在上焦的功能。

在正常生理状态之中,暑热对人体起着一种开泄皮毛散其外热,不致外邪暑热入侵体内,还有一种散其内热的双重作用。使人体保持在36-37的恒温之中。人才不至中暑,不致患小儿夏季热。

由于个别小儿,或者极个别的成年人也是这样,但成年人只觉得,不管气候有多炎热,只是皮肤干燥,不出汗,心烦,怕日光的照射,皮肤自觉发热,但体温始终是保持在36-37度之间。可小儿不一样,气温越高体温就越高的特点。有的体温可升至40度左右。睡凉处觉快,小便次数多而频繁清长。口干舌燥,口渴,引饮,肢体倦怠,少气无力,舌苔薄白有时中间略有微黄色,舌质红活,干燥,脉濡略有数象,有时濡缓无力。是气温的高低,脉象也有所不同。无急性病容,面色多见苍白少华,烦躁不安,唇干红等证。

小儿夏季热为什么出现这些病症,这在上数页讲述和分析过,再理顺分析一下是有必要的。

小儿夏季热是一种单纯性的气分病理反映的症状群,且是一种独特的病理反应,绝对没有血份的症状出现,就是有也是微乎其微。愈后良好。

由于小儿秉赋不足,实质上就是元阴元阳不足,元阴元阳不足,卫气同时也出现不足,因卫气出自下焦,下焦之根在肾与命门,也就是说,小儿脏腑娇嫩,形象未充,阴阳稚弱,肌体调节机能未臻完善。加上后天的不足,多方面引起小儿夏季热。但内因是变化的根,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才起作用,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因小儿下焦的肾与命门幼稚产生元阴元阳气还处萌芽状态的同时,卫气的形成正在初步阶段,卫气不能外达肌表抵卸外界酷严的炎热。暑热外袭,内热又不得外散,内外结合,而产生小儿夏季热的症状。

卫气根于肾与命门,同元气、脏腑之气、宗气、经络之气等,游离在无形的三焦之中,内透五脏六腑,外透四肢百骸、肌肉皮毛、腠理神经而各自发挥他们的生理功能活动。

在病理情况的条件下,如果卫气虚,加上酷严炎热,外袭肌表,皮毛肌肉被热所迫卫气无能上达,不能司开阖肥腠理,反而被炎热所克,皮毛的水分被炎热所收,故无津液所濡润,肌肤干燥,皮毛枯槁,热炎津液被所吸卫气虚无能外达,故开阖失职而无汗,卫气虚不能外皮达肌表而道理雾露之溉以抵拒外界暑热,而内热不能外越,停于体内,两热相搏,故外界暑热越高,体内的温度就越高,卫气无能外达肌表,无力产生如雾露之溉,这雾露之气因皮表无汗,因而产生热闭无汗,凝集水液,通过肺气的肃降下流膀胱,而产生无汗其尿多清长,肾命门原气衰无权蒸发膀胱之水,水气卫气不得上达以润泽口舌咽喉,口舌舌咽喉无津液,故口舌、咽喉干燥。唇干红,因体内津液缺乏,必须饮水以自救,故小儿口渴饮引,暑热之邪易损津气,津气不能上达颜面面,故面色苍白无华,暑热是一种炎热向上之气,不但损害阴精,同时,也伤害阳气,其气被耗,必然产生肢体倦怠疲乏无力。由于暑热外袭不断,汗闭,内热又不能外散,象烧火堆一样,内外发热,小儿为了自身的应急调适,常在湿冷地方睡以自救,解决发烧之苦,病儿常烦燥不安,是因体内产热过盛,又加上外热陷内,体内津液大伤,水不济火,其火扰乱心计,故产烦燥不安,是内水液缺失和减量,无以津液濡润所成。脉濡数,指纹红紫,这完全是两热相搏于内外,体内温度过高液体消耗过度,卫气不能外达以发挥卫气功能无能而产生的小儿夏季热的症状群。

暑热之气对个别小儿的肌体伤害,不光是卫气,其中对宗气、营气、元气、脏腑都有不同程度的伤损,如精神倦怠、少气无力、懒言,这表现在宗气耗损,如:唇干无液,指纹红紫,这表现在心脏受累,波及了营气,如:大便溏,这是病长耗了脾胃,脾胃运化受到障碍;如:一夜小便数十次之多,而小便清长,这是肾与命门的元气受伤,元气蒸化无能,化气的功能减弱。

那么,在治疗上,就放在治篇去解答。

④乳糜尿

清代陈士铎《辩证录》中说:“浊有两种,一由肾虚,败精流注”。拿现在的医学来说:有二种,一是前庭炎,或是淋病的证状的一种表现。一由湿热渗入膀胱。并说:肾经有二窍,溺窍开则精窍闭也。说的浊是从膀胱出,偏热者,其色必带赤色,偏寒者,其色必白。清代,吴谦等在医宗金鉴中说:“治浊只用肾中套药,不效,盖脾主土,土病湿热下注,则小便浑浊,湿胜于热,则为白浊,热胜于湿,则为赤浊,湿热去则浊自清矢”。脾运化水谷精精微又运化水湿,同时将这些营养物质和水湿过脾主升的作用到各种组织,则发挥体内的生理作用。在某种对人体不利的因素阻碍了脾的运化,更使脾主升的作用失效,水谷精微和同水湿化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演变成白浊着而不去,经久从膀胱排出体外,象乳糜样的物质,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乳糜尿之病。

明代,龚廷贤在他的《万病回春》中说:“浊者,小便去浊也,有赤浊,有白浊,其状漩面如油光彩不定。漩澄下漩如膏糊,小便如米泔者,如粉糊者,如赤脓者,犹如天气寒则水清,天气热则水浊,浊之为病,湿热之本明矣”。前人对白浊的(乳糜尿)认识只是从证状去判断,去分析,总外乎湿热集积于体内,外泻于体内的一种乳糜样物质的疾病。由于,西医的传入,才有加深了此病的认识。认为是蚊子的叮咬人体后,蚊子吸血因夏秋气温上升,是蚊子的繁殖季节,以蚊子作媒介入,通过叮咬人体,将成虫或幼虫微丝蚴直接种入血管或淋巴管,成虫、幻虫或微丝蚴,寄居在淋巴管或淋巴结中。

由于,成虫幼虫微丝蚴入人体后,寄居在淋巴管淋巴结中,幻虫和成虫的代谢产物。如幼虫的脱皮液和脱皮,成虫子宫内的分泌物和死亡成虫的分解物,以及成虫本身的机械性刺激,均引起淋巴系统的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因它们生存这些地方,炎变后对肌体的反作用,高烧39-40度,局部淋巴结肿大,淋巴肿胀,压痛,2-3天消退。皮肤微细淋巴管有丹毒皮炎一片红肿,出现感冒样症状。多在下肢体内侧和内踝上方为多见。

淋巴结的主要变化,为色围虫体内芽肿性炎症变化和反噬细胞的增生,扩张的淋巴窦周围有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小吞噬细胞和细胞和异物巨细胞等浸润,坏死多属轻度,炎症反复发作导致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后,早期出现内膜肿胀,皮内细胞增生,随之出现炎症细胞浸润,管壁变厚而造成淋巴管阻塞。这样是产生发热的主要原因,这种发烧是深部的淋巴管发炎和淋巴发炎,有时其处,还伴随着疼痛。

淋巴循环的阻塞,又几更不可避免地引起急性淋巴管炎症发作,后者,又导致病变的部位淋巴管和淋巴结的组织增生。这种恶性循环,使淋巴组织的病变逐步加深。

淋巴循环发生了阻塞后,在阻塞部位以下的淋巴压力增高,形成淋巴管曲张,甚至破裂,淋巴液流入周围组织器管。阻塞的部位的不同,其临床表现有别:如淋巴阻塞胸导管或乳糜池,或由于主动脉前淋巴结及肠淋巴干受阻,从小肠吸收的乳糜液经腰淋巴干反流于泌尿系统,使肾脏淋巴管曲张破裂,即成为乳糜尿。

同时,乳糜积集鞘腔,有乳糜腹泻,乳糜胶水阻塞主动脉侧淋巴结、腰干淋巴干则出现淋巴尿或淋巴胶,阻塞在精索,或睾丸的淋巴管,可形成鞘膜腔淋巴积液,精索淋巴管曲张。临床上就会出现副睾类、睾丸类、精囊炎,表现阴囊疼痛并有局部肿大,有压痛,精索上有一个或多个结节性肿块,压痛明显,炎症在数天后自行消退,肿块变小变硬。阻滞在浅鼠蹊淋巴结或淋管,则形成鼠淋巴管曲张。阴囊淋巴肿或阴囊象水肿。阻塞在股部淋巴结及其主干则出现下肢淋巴肿及象皮肿,象皮肿是淋巴肿的进一步发展。淋巴液滞留在下组织即形成淋巴肿,淋巴液内蛋白含量较高,长期停留在皮肤和皮下组织,刺激纤维组织增生,使皮肤及皮下组织显著增厚,皮肤粗硬有皱褶,即成象皮肿。由于皮肤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皮肤汗腺、脂腺及毛囊功能受损,因而有继发性细菌感染。后者又促进纤维组织增生,使象皮肿加重。肺部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综合证,其人有恶寒、发烧、咳嗽、哮喘等,肺部有游走性浸润,痰中找到嗜酸粒细胞和夏科雷登结晶,周围血象中嗜酸粒细胞增多,……血中常可找到微丝蚴。给予抗丝虫病治疗后,症状缓解,且可出现成虫死亡引起的结节。班氏丝虫病寄生于腹腔和精索附近组织,除下肢病变外,生殖泌尿系统和腹部症状较多。马来丝虫主要寄生于四肢的淋巴管和淋巴结,所以四肢的淋巴结节炎,象皮肿等比较多见。

上述的根据是《实用内科学》上海第一医学院编,1980版。

从上可知:

一、夏秋季节,天气温暖潮湿蚊子繁殖旺盛,蚊子叮咬人体吸人血液时,直接将成虫、幼虫以及微丝蚴种入人体所致。

二,选择人体部位的淋巴系统。

三,成虫,幼虫在淋巴系统内大吃大渴产生大量粪便和其它分泌物,以及死亡的尸体,使其淋巴管淋巴结阻塞,而产生各部部位炎症发作而有感冒症出现。

四、因丝虫的病源微生物,是寄生在淋巴管,淋巴核以及乳糜池,扰乱了淋巴系统的功能,提使淋巴管曲张破裂,破裂后,淋巴管淋巴结内的液体大量流出,经肾脏通过膀胱排出体外为一种乳白色的液体,其液体中含有大量的脂肪蛋白质和丝虫尸体及其它代谢物残渣。这是后期。

五.丝虫居住在那个人体的地方,其炎症就显示在这个位置。

上述是成虫对人体侵犯而产生的一种丝虫病。内经《素问》中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承受胃运来的食物由小肠内有十二指肠和肠腺二种,进行消化和吸收。通过胰腺的外分泌的物质胰液,是由胰腺的腺泡细胞和小的导管管壁细胞分泌强有力消化能力,胰液是无色无臭碱性液体,胰液中主要蛋白质。蛋白质中主要多酶组成,它是腺泡分泌的,胰液中的消化酶有(1)胰淀粉酶,是胰液中不需要激活具有活性,可分解淀粉为麦芽糖。(2)胰脂肪酶分解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在胆盐存在的情况下,胰脂肪酶活性可大大增加。(3)胰蛋白酶糜蛋酶,不存活性是存在胰液之中。但肠液中的肠致活酶可激活胰蛋酶成具有活性。所以说这两者的作用极似,都能分解蛋白质为肪和胨,消化蛋白质为小分子的多肽和氨基酸。糜蛋白酶有较强的凝乳作用。如胰液缺乏的病人,即使其他的消化液分泌正常,食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质仍不能完全消化。而影响吸收。脂肪的吸收不良,又可使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吸收有影响,但对糖吸收消化一般不爱影响。所以说脾主运化。从西医的理论再与中医的论述是有其合拍的和一致的,不过西医讲得更具体。

胆汁实际上是肝细胞生成的,没有肝细胞的作用,就没有胆汁的来源,它是从肝管流出的,经过总胆管至十二指肠,或肝管转入胆囊管贮存于胆囊,当消化时再由胆囊排至十二指肠。胆汁和胰液肠液密切配合,对小肠内的食糜进行消化。

胆汁中的胆盐,可激活胰脂肪,使后者分解脂肪的作用大为增速,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都可作为乳化剂乳化脂肪,减低脂肪的表面张力,(其中胆固醇是脂肪代谢产物)使脂肪乳化成微滴分散于血溶液中,便促进了胰脂肪酶作用面积。胆汁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可以说 “胆为肝之余气”是一点不假。故胆汁对脂肪消化和吸收实际上是肝的作用,故中医说“肝主疏泄”。其中就饮食的疏泄就是一类。

说到这里,再回头来,去看丝虫病的发病机理和病理的后期有乳糜尿的形成,关键是建立在生理基础上才有糜乳尿的发生结果,在生理的条件下,不管什么样的情况,小便是不会有乳糜尿的,只要有小便出现乳糜尿就是病理的见症。如淋巴阻塞在胸导管或乳糜池,或由于主动脉前淋巴结及肠淋巴干受阻,从小肠吸收的乳糜液经腰淋巴干反流至泌尿系统,使肾脏淋巴管曲张破裂,即形成乳糜尿,同时,也可出现鞘膜腔乳糜积液,乳糜腹泻,或乳糜腹水等。

在临床中,依我之见,也不是丝虫病引起的也有乳糜尿,其实不然,例如:有的小儿如到冬春之交,或夏秋冬之时,不知什么原因从小便尿中有米泔水或是米汤样的物质浮在地面上,大概是从淋巴管,淋巴结泄漏出来的,原因可能是寒气外袭。小肠受寒乳糜样物质。乳糜样的物质是小肠的胰腺,肝胆,神经丛的功能的作用下,在小肠吸收而化为此物。因小儿形气未充,脏腑稚嫩,禀赋不上,赖受外界参凉之气低下,产生霉寒之体,体内寒气用事,故小肠乳糜样物质不能固摄,这些乳糜液随着寒凉之气,进入的淋巴结,淋巴管受阻曲张破裂经腰淋巴干反流至泌尿系统,使肾脏淋巴管液曲张破裂受损,乳糜液其淋巴结集积肿张阻塞致使乳糜液外漏,但它没有内在的炎症表现。这样的疾病在临床上是屡见不鲜的。

另在临床上,还有其人肌肉消瘦,精神疲倦,面色痿黄,饮食正常,但觉乏味,舌质淡白,面色无华,脉象濡缓无力。大便正常,小便次数多,其色清白,但有脂肪球,从这方面看,似乎不是丝虫病感染所引起的,没有进行全面检查,也还不能确定,总的来说,还是与脂肪吸收有关。例如,在生理上讲,胆汁的作用,主要是胆盐或胆酸,胆盐可激活胰脂肪酶,使后者分解脂肪的作用大为加速。但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都可用为乳化剂乳化剂乳化脂肪,减低脂肪的表面压力,使脂肪化微滴分散于水溶液中,便增加了胰脂酶的作用面积,胆酸还可以与脂肪酸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促进脂肪的吸收。所以说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大意义。由于胆汁的分泌不是或胆汁中的胆盐胆酸,胆固醇卵磷脂的成分减少,或其中的一种微乎其微,无能对脂肪的溶解成水溶性复合物,那么脂肪不能消化,凝集成脂肪球从淋巴管,淋巴结的途经过肾脏的淋巴干通过膀胱择排出的临床排出的一种病症。 至使体内的脂肪大量的排出,肌体的脂肪日渐减少、疲倦、无力、肌肉消瘦等。

小肠是接受胃部所来的食物,由于呼吸的运动的功能及胃神经丛的刺激作用——能饱和饥,促使胃主降,将胃部的食物进入小肠,在小肠进行分清泌浊的功能,又在小肠的神经丛和呼吸功能的基础上不断的濡动着进一步分清泌浊,到大肠其营养物极少,但糟粕百之90以上,这样小肠有一种乳化样的物质,这样的物质是人体所需要种营养品,在脾主升的作用将这些营养物质运送到乳糜池里,糜乳池旁有很多大小不等的淋巴管,吸收着糜乳池的乳糜,进入淋巴管一直到全身微小淋巴管,这微小淋巴管在这淋巴管有很多乳糜液与循环系统的微小血管进行无缝对接,自然而然的就将乳糜池的糜乳物质输送到血液循环之中以营周身,进行新陈代谢,淋巴管,淋巴结和淋巴液是淋巴管内系统的组成部分,他们是输送半成品的物质到全力的,遍及身体各个角落与血液一样循环在全身中。两者是无缝对接。这也好象是一种小型的太极图一样,表现在人体之内。也是无环无端,周而复始在人体内工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