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角度出发,肾病,主要以肺、肝、肾,三焦的病理变化为特征,《素问·经脉别论》曰:“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下疏于脾,脾气散津,上归于肺,通调水道(肾气的蒸化),下输于膀胱……水液四布五津并行”,这句话表明饮食精微物质的吸收、输布,是各脏腑生理活动共同完成的。在某种因素影响下,脾气无能散津、肺气的阻塞而不能宣发,导致升降通调水道受到障碍;肾主水液代谢失职而蒸化无权,就会产生水气泛溢(肾炎)疾病。肾有行气化水之功,故《素问· 水热穴论》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浮肿。”张景岳曰:“夫所谓化者,即肾之气也,即阴中火,阴中无阳则气不能化,所以水道不通,溢为水肿”。由此可见,水肿是肾病的本身关键之所在,当然,心主血脉失常、肝主疏泄水饮低下,与肾病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关系。

西医认为正常肾小球毛细血管由内皮细胞、基底膜以及上皮细胞足突所组成,其中内皮细胞之间较疏松,除纤维蛋白原以外,均能通过,因基底膜较致密,以右旋糖酐或乙烯吡咯酮(PVP)实验中推算出其中有大小不同孔径存在,而以小孔(20~28点)为主。上皮细胞足突紧接基底膜外层疏松层上,在足突表面有一糖蛋白组成的薄膜中有空隙,其中大小可容小分子蛋白(分子量小于90.00,大部分子小于40.00),例如运铁蛋白(分子量76.50)溶菌酶等通过。正常滤过的小分子(40.00)蛋白在肾近曲小管被吸收。白蛋白(分子量为6.90)亦有少量从大孔中(孔径为30~50点)漏出,其结构组成对蛋白过滤起屏障作用。一旦此屏障作用遭受损害,蛋白遗漏和丧失超过一定的时间和程度时,临床上即可出现肾病表现。早期基底膜病较轻时,仅能允许较小分子,例如白蛋白、d1球蛋白等漏过,而一些大分子量较大的蛋白如V球蛋白等滤过较少,尿中主要出现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表示基底膜对蛋白质滤过尚有选择性,称选择性蛋白尿。随着病情逐渐加重,大分子量蛋白滤出增多,尿中除出现分子量较小蛋白外,较大份量蛋白如免疫球蛋白G.W等物大量出现。大量蛋白由尿中漏出,是造成血浆蛋白降低的重要原因。由于血浆水平的降低,尤其白蛋白的明显降低,引起血浆胶体渗透下降,促使血管中液体向血管外渗透,造成水肿及有效血容量等。在此必须强调,由于肾脏从不同角度受到某种因素的损伤,蛋白从体内大量的派出,造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促使血管中液体向血管外渗透造成组织水肿,是造成肾脏不利的主要原因,故在肾病各种类型中,如轻微变性型肾病,产生肾小球间质及细胞增生,可见纤维蛋白物质沉积于血管,肾小管则可见混浊肿胀,有脂肪变性,管腔中常有管型和双曲光脂肪小体,肾间质大多明显水肿,在电镜下主要病变在肾小球血管上皮足突性融合,如果内膜及足突中含盐酸蛋白,提示存在致病物质如毒物。免疫复合物或过敏物可引起相似反应,其他可见继发性肾病中。

对于急性肾炎的发生,除与链球菌感染有关,其他则尚未明了,有的研究者曾用免疫性反应来解释。对于慢性肾炎,则不可否认由急性肾炎转变而来,但如果一开始就如此,则可能是一种变态体反应,总之可分为抗小球基膜性和免疫性复合物性两类。自实验性肾炎模型及肾穿刺活检中证实,病人肾小球中有免疫蛋白和补体沉积同一性,可能与免疫因素有关。不论何种肾炎,主要发生于肾小球内皮、间质细胞或球囊上皮细胞,其结果都使毛细血管腔狭窄、闭塞而缺血;原来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因沉积物的沉积而增厚,沉积物逐渐增加后,同样也可使毛细血管狭窄,闭塞而缺血,毛细血管因受压缺血后,可被透明样物质所代替(玻璃样变性),以后一部分玻璃样变性的肾小球,可逐渐萎缩消失,肾小球数目为之减少。肾小球功能丧失后,与之相连的肾小管也随之萎缩。另一方面,一些较正常的肾小球及肾小管出现代偿性增大,这些代偿性的肾单位在电镜下仍可见到一些致变如基膜局灶性增厚,内皮等细胞下的局灶性沉积物,扩大的肾小管管腔内有粗大颗粒或蜡样管型等,由于此病引起的高血压,因持续血压高反过来可引起细小动脉硬化,管腔狭窄,闭塞,进而引起肾小球缺血,而加速肾小球的玻璃样变性或萎缩,此外,尚有间质的纤维化,细胞浸润和原来肾炎的残存的改变等。

中国有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成语,意思是说,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事物经常运动,不易受侵蚀;人经常运动,能够强身。当饮食进入人体后,通过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将饮食中的精微物质不断演化成精、气、血、津液而储存在体内发挥生理功能,其中饮食中的废料又被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活动不断排出体外,如尿液、粪便、汗液、二氧化碳或其它废物等,就这样如环无端周而复始而发挥其自身本能而不病。肾病中,从未排出的蛋白和其它物质堆积在肾脏之中,阻塞了排尿功能,阻塞了气血的运行,肾脏被水液所浸渍不得以滋养,而产生肾脏中的种种病变。由于体内的蛋白从尿中丢失的同时,又促使尿素氮、血肌酐等有害物质潴留在体内。这种清不能升、浊不能降,清浊相混杂结集在肾脏,使这种脱离血脉脏器里的精微物,变为湿、热、痰、瘀,必定腐蚀肾脏,炎变后,而产生诸症蜂起的同时,必定危及生命。

谈到肾病,最大的特点就是蛋白尿,大量的蛋白从尿中排出,而蛋白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运动的基本物质,这种物质是中医的“精气”“清气”“精微”的一部分,宜藏不宜泄,而肾为封藏之本,“受五脏六腑而藏之”。因肾元亏损,禀赋不足,先天阴阳差异,“受五脏六腑而藏之”的功能减退,而产生宗气下陷、清浊相混,清气下趋于小便,故见蛋白尿,浊气伤肾,故出现肾脏的病变症候。所以说在治疗此病过程中是如何将蛋白质固摄和储藏在体内是关键。

对此我不得不重复,肾病的产生,是因体内对生命有影响的精微物质蛋白质,从尿液中大量的丢失(不该丢失的而丢失了)而引起,而蛋白质混合那些免疫性复合物不能恢复到体内组织,反而同尿素氮、血肌酐等对人体有害物质沉积在肾脏和其它组织器官而成废料,促使水液大量的停蓄(当排出的不能排出)进而加害肾脏,着而不去,“不流则腐,不枢则蠹”,则促使肾病蜂起。

周老先生谈到,除了因气虚下陷,清气不升,体内精微物质蛋白质从小便大量排出以外,浊不能降而产生尿素氮、血肌酐等废料潴留在体内。另外也谈到,管型尿总属肾亏受损,阴精结聚下流所致,一般透明、颗粒管型尿多属肾气亏损,湿热湿浊内留;红细胞管型属淤血内阻于肾;白细胞管型每属热邪伤肾;蜡样、宽广管型为肾气衰竭,白细胞尿提示感受外邪(风寒、风热、皮肤疮疖、乳蛾或湿热下注),属病久日深,肾气亏损,宗气下陷所致。 总之,免疫功能低下是导致慢性肾炎及肾病综合症产生的主要原因。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易引起各种感染,导致病源微生物长期存在,这是疾病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

还有一种肾病与免疫功能无关,属于实邪引起。湿热瘀毒蕴结于下,易致气化不利,无以分清泌浊,精微随小便而出,形成蛋白尿,管型尿,热盛灼伤血络,或阴虚火旺,虚火灼络则形成血尿,或尿中伴白细胞,可知是外感实邪,疮疖,多属链球菌和病毒感染产生。

有形下焦(膜油、系膜、板油),以及无形下焦是空旷之地,紧包裹着肾脏板油,膜油以及肾脏内的系膜为下焦,其功能维系肾脏,是经络,血管,神经走向之地,内达肾脏,它具有固定肾脏、润泽肾脏、温煦肾脏的作用。它是其它脏腑精微物质和废料到达肾脏的外界桥梁,没有这个桥梁作用,肾脏就不能发挥其先天的生殖排泄的作用,同时司职二便的功能就会减退。如膀胱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尿道膀胱是肾脏排泄水液的主要脏腑,膀胱排泄水液与肾脏有直接的重要关系。■